鲜为人知的道教饮食文化(内附养生饮食方法)

温馨提示: 饮食清淡会使人神清气爽,过分的油腻则会使人萎靡不振,吃得清淡更能使人远离疾病。道教认为,若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过重,会伤人脾胃,例如太酸会伤脾、太甜会伤肾、太咸会伤心等。

有人会好奇道士每天以什么为食?是否也像和尚一样吃素并且滴酒不沾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道教不为人们所知的饮食文化。

道教向来注重养生,历代流传下来的养生方法已经非常系统和完善了,其中自然包括了饮食养生方面。道教饮食的搭配十分有讲究,虽有注重荤素搭配,但主要还是以清淡的素食为主,这样既营养又健康,还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饮食清淡会使人神清气爽,过分的油腻则会使人萎靡不振,吃得清淡更能使人远离疾病。道教认为,若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过重,会伤人脾胃,例如太酸会伤脾、太甜会伤肾、太咸会伤心等。人们的身体如果长时间承受肥甘厚腻,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身体受损,还会使人心气混浊,甚至心烦气燥。所以说,道教提倡经常吃素,注重素菜搭配和营养全面,则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长智慧、延年益寿。 继续阅读

最久远的医学传承——道医

中医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道医、儒医、术医三个阶段。道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 学思想以道家道教文化为主;儒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 哲学思想以儒家文化为主;术医,是指医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以西医哲学为主,以西医学为参照。可见,所谓的道医、儒医、术医其实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医家, 一是指医学思想。

道医阶段:

以《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标志,以黄帝、岐伯、扁鹊、淳于意、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为代表。

《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

黄帝内经颇多“真人”、“至人”等论述。 继续阅读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想不长寿都难

“道”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派别的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恬淡无为、颐养天年。“精、气、神”等道家思想与中医和养生关系密切,如饮食起居、身心元神等方方面面,这里着重从衣、食、住、行、劳、逸、喜、怒、名、利十个方面来分析。

1.衣不过暖。道家讲究衣着简朴、得体和舒适,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气候和不同的修炼境界选择最适宜的服饰。人体经脉气血畅通,就不会有寒冷的感觉。“衣不过暖”指的是不能过度依赖多穿衣来实现保暖作用,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对于“捂”和“冻”的问题,道家更多地是选择“冻”。“穿到七分暖,神敛心也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阅读

灵源大道歌

我爲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含天容万物。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和神乃去。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迁。蹉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爲离欲。 继续阅读

中文论坛最终还是放弃了

中文论坛最终还是放弃了

从2008年建站至今,耗费了不少财力和时间,最终屈服于大环境。今后不再维护中文语言的独立论坛,此处仅作简单交流。

英文论坛又整起来了,尽管英文不熟练,就当是学习吧,后续可以考虑开设中文交流板块!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是信徒最诚恳历史遗留最久传播最广的宗教,起源公元前6世纪以前,距今约2500-2600多年。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它的本质是什么?查阅了诸多资料,回答最多的是以下几种:

一、与其他不同,佛教没有“神创论”理论,否定所谓“第一推动力”,而是建立在甚深“缘起”理论之上。这与现代科学精神不谋而合。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普遍联系”,与佛教缘起理论有相通之处,“普遍联系”只是“缘起”万象中的一相。

二、佛教是最具智慧的宗教。如佛经中说,般若为诸佛之母,为六度之目。“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有情。佛就是觉行圆满的人,学佛又称为求智慧。

三、佛教是最契合中国人根机的宗教。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已深深植根并开花结果,广泛影响到国人思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甚至我们经常用的一些词语都来源于佛教,如单位、世界等,我们日用而不知。

而在民间信仰最多的却是观音菩萨,在西游记里“如来佛祖”是最高领导,不怎么管凡间之事,管的最多的便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到了农历二月十九就有数万名游客信众从四面八方赶往岭南佛教圣地东莞观音山焚香祈福的原因。

相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初入中土时首处停留之所就在那里,而农历二月十九(阳历3月16)正是观音娘娘的圣诞,所以这一天去观音山为家人祈福求财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放生、供心灯能获大功德延寿命。

“甲流”与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有何区别?

主持人:李辰

主持语:“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记者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期因“甲流”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面对“甲流”,我们该如何预防?有哪些传播途径?与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有何区别?为此,本栏目邀请相关负责人来做解答。

嘉宾: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郭平

主持人:“甲流”如何科学预防?

嘉宾:采取消毒,先将带回家的物品以及穿过的外套用酒精消毒,外套可以挂在阳台晾晒,用洗手液洗手;由于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需出门可通过戴口罩进行预防病毒感染;加强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提高自身抵抗力。除以上方式以外,如果自身符合条件,可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多喝温水,避免去人群较密集的地方。

主持人:“甲流”有哪些传播途径?

嘉宾:“甲流”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为1—3天,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持人:“甲流”与感冒、新冠有何区别?

嘉宾:感染的致病原不同。新冠病毒感染属于乙类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甲流”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较新冠病毒弱,属于丙类传染病。普通感冒主要是由于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

症状区别,“甲流”通常为全身症状,除高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头疼、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普通感冒以鼻黏膜炎症为主要表现,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并且还会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以咽喉疼痛、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也有一部分患者以鼻塞、流鼻涕、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肉疼痛以及腹泻等为主要表现。

主持人:确诊“甲流”可以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吗?

嘉宾:奥司他韦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能够显著降低流感重症。但奥司他韦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结束语:市民小吴近期出现了咳嗽症状,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到晚上发了高烧,伴有浑身酸痛无力,到医院就诊后,确认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医生提醒,一定要做好科学预防。适当户外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等均有助于降低患流感的风险。

鄠邑区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

陕西省道教协会网讯 2024年11月27日,西安市鄠邑区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会议在鄠邑区召开。陕西省委统战部 ,省道教协会,西安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市道教协会,全省其他市县(区)道教协会及鄠邑区相关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鄠邑区道教界106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鄠邑区民宗局副局长王海民宣读了《鄠邑区民宗局同意成立鄠邑区道教协会的批复》。会议审议通过了《鄠邑区道教协会章程》(草案)及《鄠邑区道教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草案),选举产生了鄠邑区道教协会首届理事会成员和领导班子。陈法永道长当选为会长,匡崇然道长、马世星道长、邓嘉君道长、刘景花道长当选为副会长,邓嘉君道长当选为秘书长(兼),周兴庭道长、潘高玄道长、李荣敬道长当选为副秘书长。

鄠邑区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张彩萍主任和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任兴之道长分别代表鄠邑区宗教团体、省道教协会及各地道教协会致辞祝贺。西安市道教协会会长刘世天道长,省道教协会秘书长,鄠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仓杏,鄠邑区道教协会会长陈法永道长共同为鄠邑区道教协会揭牌。

市民宗委副主任王胜在会议中讲话强调,鄠邑区道教协会要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全面从严治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管永华在会议中指出,鄠邑区道教协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