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句话,理顺单位里所有的关系

1、拥有做事的智商只是成功的一半,另外的一半则要靠做人的情商。

正面情绪让人如沐春风,负面情绪却令人退避三舍。单位里,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诸如工作进展缓慢,被领导批评,工作压力太大等烦恼事,产生不良情绪。

这时,我们就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的坏情绪让办公室变得冷若冰窖,害得同事们也跟着你遭殃。

2、良言一句三冬暖。

每个人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平时,要试着找出他人的长处,懂得鼓舞他人,用赞美代替批评,用言语表示对他们的欣赏。有时简单的一句赞美,便会丰盈一个人的心灵,激发出他们无比的热情。

当你批评别人时,不妨换个角度,将批评转化为成长的激励。

3、对上司谦虚,是一种责任;对同僚谦虚,是一种礼遇;对部属谦虚,是一种尊贵。

满招损,谦受益。建立友善关系,基本礼貌不可少。你给对方以礼,对方也会待你以敬,这样才能建立一种持久的良好关系。让谦虚表现修养,铸就人生的成功。

4、帮助他人获得他们所要的,然后你将会获得你所要的。

有句话叫“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在一个单位里,每一个人学历不同,能力不同,成长的速度也不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员工,就不要吝惜分享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别的同事成长。因为在别人成长的同时,你也让自己获得了成长进步。

5、你不可能因为给人一个微笑而丧失什么,因为它总是会很快地回来。

同事递给你一杯茶水,给你拿一瓶胶水,你都应该报以真诚的微笑。因为你的微笑,同事们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微笑会让你成为一个心态平和的人,一个令人愉悦的人,一个能时刻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美好事物的人。

6、如果你能让人觉得特别,那他们便会为你做特别的事。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一个单位里,有很多工作往往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要时时处处从大局着想,千万不要说:“这不关我的事。”

就算真的不关你的事,你也可以说:“这件事,我帮得上什么忙吗?”因为说不定,今天是你的分外工作,明天就可能是你的本职工作。

琅环阁主的头像琅环阁主
上一篇 2022 年 10 月 7 日 14:09
下一篇 2022 年 10 月 7 日 15:07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对道家思想的诠释与践行

    道家学派是以《老子》之“道”“德”为核心范畴形成的学术派别,起始于春秋时期,并在汉代、魏晋等时期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儒家思想构筑了中国人整体的思想、道德、伦理体系,而道家思想,则决定了中国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心理特质,二者共同形成了中国人基本的心理构架,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形成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同样汲取道家思想之精粹认知生命、建构医学体系,并对其核心范畴进行充分的发展与丰富,亦在具体生命层…

    生活 2024 年 3 月 9 日
    1300
  • 吕锡琛: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吕锡琛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发扬道教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的优良传统,对道教作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调适,同时借鉴、吸纳相关优秀文化和经验,使道教得以革新和扩展,让产生于传统社会的道教不仅融入现代中国,更能适应当今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道教中国化可从多个方面推进,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生活 2022 年 1 月 16 日
    1100
  • 刘苑如:清信弟子:《周氏冥通记》中的道门生活

    清信弟子:《周氏冥通记》中的道门生活 刘苑如 摘 要:《周氏冥通记》乃陶弘景(456-536)从为师者的位置,观看其徒弟周子良(497-516)短暂的一生,追忆其修仙过程中的生活片段;主要是依照自己的宗教体验,将子良生前所记而得以幸存者,在重新编次中尽其所知注明其事,从而建构一个清信弟子的生活世界。其中既有降真、记梦,此一部分已倍受学界关注;本文的重点则有二:一从所透露的道门的日常生活,建构茅山上…

    生活 2022 年 1 月 16 日
    1100
  •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盛克琦 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 以精化气气化神,炼作黄芽并白雪。 ——宋.薛道光《还丹复命篇》​ 自南派内丹学大师薛道光(1078-1191)提出内丹功法“只要凝神入气穴”以来,“凝神入气穴”即成为了内丹修炼千古不易的要领。修炼者大多认为“凝神入气穴”与“意守丹田”相类似或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实则两者之间差别甚大。“意守丹田”主要是将意念集中于脐下丹田部位,一意不…

    生活 2022 年 1 月 16 日
    1300
  • 地仙玄门秘诀

    地仙玄门秘诀  叙 余尝窃笑夫世之人,动慕丹道,以求飞升,轻听僧道方士淫邪放僻之言,服食运气,以致陨丧其身者正复不少。甚而以采战淫媟之事,作神仙求道之方,此又愚之愚者也,独不思神仙脱胎,亦系死后灵光不昧耳,非血肉之躯可以上升不敝也。乃世之人甘于自促其生而不知悔,可概也夫!独此书一切服饵升举,半语不及,显然并无此事。惟清心寡欲,可以却病延年,谆谆是训,其与世之荒唐者向别。于是喜为书而复系之言,以弁其…

    生活 2021 年 12 月 29 日
    1500
  • 这3个道教的冷知识,今天才知道它真正的含义,看完很受启发!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是以老、黄道家思想作为理论,再加上神仙方术进行演化而成的一种宗教。据说在东汉末年就有大量的道教组织,到后来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体系,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发展。道教的精髓是得道成仙,救济世人,比起佛教来说,道教在我国的根源更加的深远和广阔。 时至今日,信奉道教的人也有很多,有的人入了道教做了信徒,日夜潜心修炼;有的则是把道教作为一种信仰,时常用道家的思想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道教文…

    生活 2019 年 11 月 12 日
    1300
  • 道家秘传,专治肾虚、腰疼腿痛的神仙导引术!

    导引,又称“道引”。导,指导气,引,指引动肢体,因此,导引是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配合的一种健身治病的道教方术。《抱朴子内篇·别旨》中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这几乎是把所有的肢体活动都看成了导引。 《一切道经音义》中也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不过,导引与一般的肢体活动还是有区别的,如《云笈七签》卷三十六《云鉴导引法》中就…

    生活 2022 年 10 月 23 日
    1600
  • 夜读丨人一晃就老,别自寻烦恼

    1 人这一生,来去匆匆,如白驹过隙。 生活固然不容易,但生命的质量,更多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纠结得越多,烦恼就越多;苛责得越多,束缚就越多;为难自己越多,不快乐就越多。 不为难自己,对自己温柔相待,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人活一世,免不了遭受些纷纷扰扰,若太过清醒,沉湎于争执与苦恼当中,未必是一件好事; 与其凡事较真,不如学会糊涂,放下是非,笑看得失,无忧无愁无烦恼,欢欢喜喜过一生。 有句话…

    生活 2022 年 1 月 23 日
    1200
  • 人死之后,还有机会“复活”吗?

    古今中外,“永生”是人类追求的究极理想之一。古时的西方人相信,亡灵会在隆冬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万圣节这天)回到人世,寻找合适的身体“重生”;而古代中国的达官贵人则一边修仙练道,渴求长生不老,一边想方设法在死后保护自己的尸身,让肉体永存不灭,好让复活的灵魂有归处。 古人坚信,保存好尸体是复活的基本保障。但,尸体岂是你想存,想存就能存? 保存尸体有多“南”?今天的法医学对尸体情况有明确的分类。通常会根…

    生活 2019 年 11 月 8 日
    1300
  • 颍滨先生道德经解

    此本《颍滨先生道德经解》正文用墨印《道德经》正文及苏辙注释,另用朱色将凌以栋的批点印于书眉及正文行间,书首有李载贽署名的序言一则、河上公老子序、司马迁《老子列传》。批点者凌稚隆,则是凌氏套印书籍的开创者凌蒙初的叔父,此本亦是凌氏出版众多套印书籍中较早刊印的一部。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3 日
    1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