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经名: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一卷,南宋刘元端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混极未判章第一

厥初一混肇於未形,包含而万有潜冥,蒙昧而三因隐忒。似炁非炁,若象无象,块然如不物非物之状,朴矣!於似类远类之仪,四极内括,三才中含,利刀不可以力剖,巨棒禾能以棰攻,太清三境若芥子藏之而不露,人道万汇如恒沙而莫数,炁类含胞,形同鸡卵,以之内分两仪,乾坤何在?以之中包五炁,水本何生。沙内之金,石中之玉,不假一凿一洗,何由得分也?故朴散则太极开,形具则万象有。其为大也若是,其为潜也若是,其为深也若是,其为港也若是,其曰道也,乃含真也。

诀曰:无形无象,无臭无声,天地未判,我何以名?冥如在璞,混然一宁,如此妙用,兹道之程。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朴散分形章第二

浑沦凝霭之未凿,动静阴阳之俱泯,欲升者未得其升,将肇者未得於肇。惺之含蠢,蠢以包惺,莫能指也,氤氤乎如烟重之晦,岚氲氲兮若雾冥而笼水。此混者.乃阴欲散而阳欲扬,此极者乃阳将畅而阴欲分,故不混极,难以生化,冥於道者,以默而参之。蠢丑江切,

诀曰:二炁混沦,三才未分,中含万有,欲开未形。非极不化,无动不宁,生化化生,开扃阖扃。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一炁分三章第三

炁凝而结,既结则混混而不分,分之在中,养之清者,其炁升;沈之浊者,其炁坠。均之不偏者孕於中,故中在极之化,化以极而分。如投水於烈焰之中,若剖卵於利刀之下。炁之一散升清,炁运荡,随清而化。清者阳也,日天,坠浊炁滞厚,随浊而凝。浊者阴也,曰地,上以乾十日之极,而至阳能健者是也。下以坤十二辰之极,而至阴能化者是也。二炁既剖,何者为人,清乃天之祖,浊乃地之源,秀在乎中,发之於类,即类成象,始有含灵,人道兆也。欲明二炁之始,人道之初,宜於中而求之。

诀曰:一炁始判,二仪具生,中有人道,包含万灵。我同天地,何其自分,道化在此,归之以明。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炁开象兆章第四

始一生三,因三成四,即四分五。一生三者,天地人;三成四者,东西南北;五之生者,金木水火土也。何谓?以水为一也,盖自极未分,其体纯阴,散而化炁,故炁即生炁,炁而有人。炁炁而化者,水也,其生於木,其化於火,其归於土,乃当来坠之炁也。故养

生於金也。金者,乃五炁之极,至此不能反,复化为雨露霜雪,亦当来水之意也。故五炁终绝,颠倒推之,以金为水之母,以土为水之父, 以火为水之祖。何也?日之有波,月之有曜者是也。於五炁之论,以水为初为肾者,何也?人在胎胞,如混沦未分之间,却以土一火二者,又何也?故婴儿一生,天门便开,地户常塞,三岁始言,生於贤也。又非水一木二,金三火四者,抑何也?修真者宜於反观之。故阴符之指,悉居此也。

诀日:一炁既散,天地人存,五行四极,水木之论。居腹有息,混混沦沦,消息此意,乃上道门。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万象含化章第五

二炁既化,随清者运,浊者动,故炁有升降,类有生旺,物有荣桔,事有代谢,五炁各居於一也。居东者则曰青阳,居西者则曰白藏,居南者则曰朱明,居北者则曰玄英。以散而聚,以归而一,故中极为央也。此於四炁,四节四方,各以三月之炁,而包含土也。然

根於土,生於木,滋於水,凋於金,而枯於火,杀杀之不绝,绝之复生者,以四时各含於土也。春有黄花,乃木含土,辰支有也;夏长黄花,乃火含土,午支有也;秋迸黄花,乃金含土,申支有也;冬发黄卉,乃水含土,亥支有也。五行五炁,五象五方,无包不成,无含不化。东方寅为木,却为火之生;西方金在巳,却亦火之余。以水之局,则中含火土;以火之局,中包上之炁,相生相克,悉包悉化。故一核二芽,三甲四叶,五枝六干,七花八果,九实十凋。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也。道之以一炁,当守一,自一至十,皆包含之中,而存不言之化,故太一含真是也。修真之士,体此而行之。

诀曰:自一生三,万象中含,天地中运,阴阳密旋。一点祖炁,四时行焉!如能会得,造化齐肩。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因虚化实章第六

浮游之无祖,虚无之有源,皆自一炁之散,五炁之值也。上之虚乃清炁之化,则名曰寥廓;下之实乃浊炁而生,则名曰岳渎也。故因虚者,乃有阳存焉;因实者,乃有阴存焉。故子为虚,午为实也。午之炁乃阴,而火旺於此,则实也。子之炁乃阳,而水旺於此,则虚也。无虚则不知实,无实则不明虚。然土为实也,何十二时不露也?炁为虚也,何三清之境化焉?以虚求实则易,以实求虚则难也。虚之於天有风,有雨,有霜,有雾,有霭,则或聚或散,乃虚实之始也。以地之实,则有山有海,有林有稼,何海竭江涸,山颠土震?此虚实之感也。因无化有者,虚之实;即有化无者,乃实之虚。始自父母情性之所感,终成形貌凛然,此乃虚之实也。及其五欲萌,一真散,复求其情性之元,不可得也。此虚求实易,实求虚之难也。故学道之士,以先天为基者,正合此也。

诀曰:因虚成炁,即炁化类,实自类生,累因实惫。虚裹求实,虽难即在,实有太实,水火不坏。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性情化育章第七

炁既一分,象随此明,故居其穹者,则曰日月星、风雷电;隐其下者,则日山川草木、禽虫之类。始之无性,因动而感,故有情也。情之一动,性复随焉!在草木则感秀,在渊渍则感炁,皆从阴而生於阳也。既有性则有欲,既有欲则生情,故草木当日至,则性成也。柳复为柳,花再成花,昆虫蠢动者,即动而化,皆自日至之所肇也。日至者,乃冬日之至也。冬日者,即子也,子者,乃一阳之始也。在卦曰复,复者,返也。然后天地万物之性情,从兹而通也。万物既如此,人性情自何有也?缘人之自顶至踵,一身骨毛炁血,动静开阖,皆同天地万物也,故从虚情而感实性也。然后一入此情,即随此性,感而化,有血有珠,有块有胎,故曰妊也,乃水之一也。故生阳者阴也,非阳生阴也,道之为用,能以情性作大药者,乃善於道也。如此则天地万物之情,父母未育之性,若开鉴以照容,朗然可目也。

诀曰:厥初一炁,分成性情,散之转晦,敛之则生。三才本一,何立外程,但求感合,体自圆明。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日月星炁章第八

纯阳之炁升於左,纯阴之炁降於右,中孕之炁悬於正。乾之一化,化以十日是太阳。又曰独阳岂成造化,故九日沈之,一日浴之,九既降下,则成六,六者,方生阴也。故月之光,有藉於日之华也。须弥之外,寥霄之左币右旋,月常不及日者,盖独纯阴之故也。乾有日秀,坤有月之孕者,乃阴存阳,阳恋阴也。日有出没升高,始出地,发於水,升於空,照於象,只能昱昼,不能明夕也。月有晦朔弦望,圆阙生沈者,即当来藉阳之故,每多不足,故所行迟而速币,雨於三十,不能益於朝朝尔,此日月之道也。何大光大晔,明於外,烛於物,不能透於覆盆,何也?以其无隙也。隙者,乃开化也,开化万象,星也,星者,亦自日之生也,下应於人。日秖能转於阳,月柢善旋於阴,斡迁四序,代谢五行,运齐七政者,星也。然星之应有不定不一,易变之道,故以斗统之也。星可妄移,斗不可苟动,日夕之悬,朗朗於天,故其莫敌於日者,盖亦余炁也。然日月有常星无常者,是也。元始一判,天地人分,日月星兆也。三炁混合,复归於一,乃先天之道也。

诀曰:乾有大晶,月生大灵,上下孕秀,其中作星。天主阳化,地主阴衡,三才一炁,本之化生。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默参显体章第九

始於情感,遂堕此中,恭诺之下,男女成形。来从五炁,中秉二仪,故未育未生之前,居母腹中,饮血受胞,以手掩其目,以两足拳於颔,母之一吸,子亦吸之,母之一吐,子亦吐之。凡百动荡,内外相感,何识何知?何明何晓?天之炁混之,地之炁混之,人之炁亦混之,但有一息存焉。及其分育,天翻地覆,人惊胞破,如行大山颠失足之状,头悬足撑,而出之。大叫一声,其息即忘。故随性随情,不可俱也。胎之一息,元复再守也,况乳以沃其心巧以玩其目,爱以牵其情,欲以使其神,如此渐渐有茫茫之隔,衅衅之端,无复守胎之一息也。学道之士,当味此章,以求其要耳。

诀曰:始於混沌,中成胎孕,七情六欲,归于一定。出入呼吸,当来真性,胎息胎息,道中玄牝。

经名: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一卷,南宋刘元端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叙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道本元言,亦元其名,天本不语,万象旋焉。始自虚元中含妙一,自三黑之内,融后二仪之分判。三炁者,元初、元始、元极也。不极则元变,无变则无象。象者,群类之本,万物之所由也。而化四极,四极之分,而天地四方,阴阳寒暑,荣枯代谢,随类而消长也。故五行之炁,以一炁化水而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也。而生生化化之道,从兹而有。既有之后,必曰无,无有有无之数而生旺休囚,沈潜隐显而有以滋之,滋之既深,则生炁。非炁也,炁既一生,则三才始肇,而人居其中。始也於一炁,终也散万化,故情性喜怒好恶,随蔓而枝也,则曰父母,夫妇男女,始极终化,即类成象,起於混一,散於万有,岂非其道也哉!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甲庚应数章第十

乾之干首於甲,坤之合应於庚。

甲自水之生,故居於东;庚乃水之母,故育於西。西者,虽言於肃,而申中有水土也;故西庚之杀,而生於东甲,以其甲之炁在於寅,亦日三肠甲之三日。甲之三日分於后,先庚之三日,庚之三日次於始末者,缘甲之合者己,已中有土故也,三阳交泰是也。庚之所合者乙,中有木,木中有火,火可伏庚,不妨於水也。圣道之妙,以甲居子乃印,印者正也,正者始也。缘子下有水,水能生木、故甲子为首,至戌为终,盖戌乃火之库也。甲必云庚者,水之母,缘申中有土,能生於金,至辰巳则绝,缘有火之杀也。故善於道者,以甲子、甲辰、甲午三日之先炁,用庚子、庚辰、庚午之先合,凝然养息,自子至丑,从丑至寅、心无一毫之染,身如铁壁,调其炁而平其息,则天之干,地之合,我之炁,一时俱孚,三才三因之道,入目自足耳。

诀曰:三甲与三庚,后先生杀存,以时加此日天地炁俱行。无想亦无妄,绵绵息息平,周天消息近,圆皎坐中生。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存息养真章第十一

天之有窍而生风,地之有窍而生水,盖天窍不可、朋,而地窍易可窥。窍之一开风从生,窍之一闭炁从塞,天地之窍,乃万象化生无穷之奥也。天地能以窍而开,亦能以窍而息,息则地无可升,天炁可降也。自子则天窍开,其炁清而降,自午则地窍塞,其炁浊而升,故动荡皆归於橐钥也。橐钥者,一开一阖之谓也。天以子为橐,地以午为钥,人以息而总。昼夜推之,一万主千六百有余,即乾坤之数也。善於道者,能存於息,明於窍者,真不劳而养也。

诀曰:四鼓天地交,而演方见韬,水火自然事,不须以意劳。鼻中有两窍,天地不差毫,能於此时存,明月掌中捞。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得一成道章第十二

一者,万象之祖炁,天地之根原,人心之大要也。乾一而咸数,地一而成秀,人一而定情,盖不能齐之以一,而散之於万猬之中,而混塞其心,不可见其本原也。天一则清,地一则宁,人一则德馨,身一则正,家一则齐,内一则不惑,外一则顺,心一则阴阳和,念一则邪僻远,性一则情不生,炁一则息自平,息一则水火交、天地泰,其可不一哉!

诀曰:一者道之炁,炁乃一之源,人能求清争,但去一中寻。不觉朝夕间,忽见水中金,得一后忘一,神存真可侵。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得象元象章第十三

道不元言,亦不可泥言。因炁成象,得炁则象者形诸类也。殊不知因炁成类,即类成象,篇章之下,巧於发辞,不若指於实要,明於物象,视於变通。然变通有道,篇章存辞,故曰善者未常辩,辩者皆不善,若井中之鱼,孰可以窥之哉!欲知水之乐,当问於鱼哉,此之谓也。

诀曰:始入未明象,见象方知意,识象是引门,何必以言泥。一泥转忘初,撑舟不远地,不知痴俚人,却乃道中谛。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育神团黑章第十四

成养神者必先养心,炼炁者宜於平息,故神自心有,心乃神舍,炁即息源,息因炁使。善养於心者,必使皎之如清渊印月,静之若空谷元声,然后内境不动,外尘不干,念如一铁之沈波,性如太虚之 无着,争静渊默,物我两忘,神之自清,炁之自团也。神即炁而凝,炁恋神而住,於此之时,不知其息之出入耳。

诀曰:始因其息,终得乎炁,炁息自守,我物俱弃。动静两忘,神之方住,柢在养心,一丝勿起。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神化出入章第十五

神之为用,非为造作,始自养心之有,终於存炁而生,如清波之照影,若明镜之对容也。以有心求之,终莫之有,以元心求之,愈见其无。若何可也?盖神贵不挠,心尚不思,守之如石,行之如愚,口元言而耳元听,念不起而性不流,如浊浆之初橙,自然清於上而滓於下,风不生而叶自停。亦不知天地如何,亦不知我为甚物,既入於溟漠之中,即居混沌之所,如太极之未分,三才之未露,忽然一灵光自朗,如虚室生白之状,此皆无心中有,非有心之可为也。故出入无方,变化随寓矣!

诀曰:道以非名道,心皆忘自心,一时俱不识,方见谷中声。水火非为事,阴阳在我生,坐中存溟涬,神化悉皆经。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破惑守一章第十六

道之於物,物之於道,始於忘象,有三千六百之小门,而生八万四千之大惑,往往速於求异,稽於造真,千人万人之进学,无一无半之成道,以其惑之守也,不明其的也。人皆以龙虎为首,非也;以金丹赤药,非也;以凤髓鸦神,非也;以玉蕊金花,非也;以朱铅黑汞,非也;以心肾为水火,非也;以脾土肝木,非也;以吞津纳炁,非也;以朝日采月,非也;以嚅山啸林,漱泉卧石,日以咽霞,夕以瞻斗,俱非也。每每学者不思其祖,而求其孙,不知太极未肇,人物未分之前,还有如是之类乎?大要之用,百千万亿之人,未尝守之,岂不惑之又惑,迷之转迷哉,

诀曰:龙虎非为道,吞津不是功,丹霞非采日,神化不归风。祖炁谁曾识?真宗孰可穷,须臾端的事,三界悉皆通。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元水元火章第十七

太极以炁而包万象,天地以炁而分清浊,始以黑结,终以炁化,为之散漫,各随其方。故居西者为金类所感。水之一字,乃天地本原之炁,火之一字,亦乾坤育化之炁,故因无形而为有形。冬则伏,夏则舒,入之阳,出之阴,潜之阴,畅之阳,人之炁,乃炁之原。故学道者,以炁化炁,即炁存炁,嘘呵抽加,则变化而有也。以水为水,非道也;以火为火,亦非道也。如以炁存炁者,则为水火也。水火者,乃以无化有也。初无分别旦暮晨昏出入之意,方是也。故善於道者,以炁守一,以炁养炁,则水自内升,火自裹降,初何示之於外也?不可不深省知。

诀曰:一炁阴阳会,金木自然生,本来非水火,万象各存真。炁炁为初始,中间尽化神,岸临无用檝,只此坎离因。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守一生神章第十八

天净则云炁清,地静则草木灵,人能体此行,阴会阳合并。故一泓之波,可以瞻星斗;一灵之魂,可以知吉凶,乃其不散而静,不妄守也。往往后学不能扫灵台之埃,而广喉舌之辩,故因语忘炁,失炁忘精,以巧拙为纵横,以多记为大能,故纯一之炁失守,而阴阳之妙随失也。善修者敛之以静,巧之以拙,净之於念,清之於心,存之以嘿,示之以朴,自然天宇清,地轴宁,炁抱一,神自灵。然后不符而可符,不咒而可嘱,无神而神卫,邪之走,怪之潜,家宅宁,人事和。以默之墨,以馘不正之祟,此真元至一之炁,为守一抱元之要也。何假分龙虎别龟蛇哉!

诀曰:念念念丹田,收之守在坚,五色无心着,中间自有天。不须求水火,金鼎内烹煎,朝朝与暮暮,神炁炼丹田。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神炁成胎章第十九

心中有神,炁内存炁,心若挠而神不清,炁若耗而炁必惫。以之出於顶,不如守神於舍;以之吐炁留真,莫若养炁存炁。神乃炁之化,炁无神不留,故神炁如子母,如天地,不可一刻离也。善於行者,以炁内固,固者非做造而固也,绵绵於息,其炁自凝,炁凝息平,其神自住。始坐如小儿入寝,久之如困夫之入担,自腿至脐,自腰以上,不求也。心则微冲,炁则如绝,当此之时,为道者何知其神焉!明其化,孰知有胎,胎者非产男女之胎也,乃元也,要在拼一死於洪崖,忘一身如草木,死一心如玲灰,不知我,不知身,少顷风声雨意一定之后,息已无矣!炁自固也,神自灵也,胎自结也。若以夕静如是,昼杂如何,但味诀偈,咸自了之。

诀曰:我用不用我,灵台净裸裸,念念在丹田,随心也放下。目耳绝视听,有口却如哑,一点若太虚,任你之乎者。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修德济物章第二十

仁者德之本,德乃道之基,不仁者不足以言道,无德者不可与谈化。往往修者,首务长生,以求不死,殊不明长生不死者,何物也?止以有为而先於人,以巧饰而诈於己,无山林之清而乐山林之事,无利益之念而求上天之鹤,善之未有,恶已先彰,如持念珠而兴讼,设醮事以挞人,此等之人,俱不足与言道也。能於事者,见人之危而捄之,见人困而济之,见人之陷而提之,见人之疾如己之疾,见人之不善而化之,见人之美女不起私之,见人之奉真如己之奉之。入道则行道,见业则去业,然后俭於己而厚於众,无内外不和之事,有尊敬父母之心,清淡於己,丰利於人,人之如此,以之求真则真感,以之修道则道成。又且益子孙,而超九祖,岂不美哉!

诀曰:道本德中来,有德方知道,天地大德生,圣贤亦此造。长生一径真,不死者乃道,道德与性命,四字甚分晓。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尊师谢祖章第二十一

极未判,无以见天地三才之炁;道不立,何以明父母万类之因?是以有本则有末,有源必有流,太上不以化开道,老君不设教,乌能识奉仪?有道无缘,见道则远,有缘无师,遇道不明。广猎丹书,不如求之於诀,多参异人,不如守之於我,故指之者迷也,化之者正也,行之者道也。故祖不可忘,而师不可怠祖之积也,则子孙昌,师不明则本源晦。道专之以德,尊之以祖,敬之於师,不可一日而去也。

诀曰:一炁道之祖,一言道之师,祖炁不可远,道言朝夕知。子孙逢遇此,父母阴德为,元以自己思,当知在祖祢。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已得不得章第二十二

未游沧海则不明风涛之险,已登泰岳则方敬峰巅之危,始也忽之易,终也行之难。道包天地,人括三才,终日茫茫,不明其奥,乃其入也,皆曰云霄之上,必可居也;渊渎之深,必可造也。此小优之守技,坎蛙之水也。夫道之大者莫可量,道之微者孰能探?区区之泄,五章尽也,不必走山林,寻奇特;不必索经书,访异友。天地一壶,道德庶类,悉备此经。今既已知已得,常如不及日。如未得,元轻后进,无忽后学,无慢诸经,无忘祖本。道尚强名,莫言已得者,是为得道,实之无得,方日永得也。

诀曰:慕念如渴,思求朝夕,既真骨缘,遇其道德。心常不及,斯为至得,当戒满盈,恐返折克。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济生度死章第二十三

道之化化以德,德生诚,诚化敬,敬之一出,百神卫之。故存之有神,是日卫也,养之有炁,故曰真也。一嘘之可以为庆云,一呵之可以为雨露,运之可以为南昌,炼度化之,可以拔久潜幽凝。非符非咒,非神非将,非去非来也。乃一炁一心,一嘿一守,一道一德,一我也。以之济生则疾愈,以之度死则死化,如此之大,非道何也?如此之尊,当切守之!当切行之!

诀曰:念即是道,道即为符,鬼邪港走,幽壤咸苏。嘿醮在我,上苍自孚,济度二事,如拳展舒。

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

大经圆满章第二十四

功之行,德之修,道之用,经之旨,可以明三界,可以通五行,可以超九祖,可以化万类者,此经也。此经之下者,凡今三也,一经甲申而归於大波,以溺而不出;二自丁酉化於烈焰,而煨之也;以后复降,其辞别,其理泯,若一土之比玉也。虽云复降,亦为漂焚者久,今日复下者,以奉敬之情,尊乐之大,故以批于子之家庭。宜当遵之守之,宝之.敬之,功行道德,若之圆备,可以升之。无对非人而慢示之,愆报非常,戒律不浅矣!

诀曰:祖先素有德,故得奉真道,真下道已敷,始终归子造。功在於勤修,德在於慈孝,道德圆满时,一门吉之妙。

此经乃

北极雷岳教主、金阙化身元素真君,悯念群生之多迷真性,未悟灵门,降笔于奉道刘元瑞家,欲广其传,流行教法。元瑞不明圣意,乃以降灵真本,默奇於文魁达贵,秘藏于报匮之中,未得阐教玄奥。今刘元瑞既役之后,其家所藏誊本,正观得而宝之,锓诸梓木,印行于世。庶使学道修真之士,开明妙理,了悟此因。正观尚虑当来誊真之时,天书草圣,俗意难明,其中若有字样差讹,或误加增损,惟待通明之士改而证诸,不亦宜乎?告景定岁次辛酉季夏月吉长奉道弟子董正观馑识。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竟

琅环阁主的头像琅环阁主
上一篇 2022 年 10 月 9 日 21:36
下一篇 2022 年 10 月 9 日 21:39

相关推荐

  • 元始八威龙文经

    经名:元始八威龙文经。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元始八威龙文经 第一 不得而名道之初,可得而形道之余,知初者合元始之祖,知余者契阴阳之枢,混而一之可与天地符。 第二 混沌之初,中含太虚,玄玄之不可测,妙妙之何以元,肇判之已余,恍惚有真中之居。 第三 谷虚神之存,出入于生死之门,修之炼之可不勤,保之慎之以固根。 第四 玄牝之合和其炁交,其神以成其子身,安得就疏而弃亲,得不…

    生活 2022 年 10 月 9 日
    1200
  • 天隐子

    经名:《天隐子》。原题司马承祯述,约成书于南北朝末至唐朝前期。共分八章,全书分为神仙第一、易简第二、渐门第三、斋戒第四、安处第五、存想第六、坐忘第七、神解第八。讲述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气受之於天地,和之於阴阳;阴阳神虚谓之心,心主昼夜谓之魂魄;人通过刻苦修炼可获仙道。底部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天隐子序 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夫气受之于天地,和之于阴阳…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6 日
    1300
  • 古代帝王信奉的多是道教,而为何百姓却信奉佛教?

    在我国民间有着许多宗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佛道两教。道教是我国本土教派,而佛教则是属于外来教派,按理说本土宗教的名气应该最大,对民众的影响力也最高。但事实上佛教对人们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特别是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们信奉的大多数是佛教,只有少数人信奉道教。不过,这少数人却是一个特殊群体。古代帝王往往信奉的是而道教,而非佛教,但是民间却正好相反,信佛而非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难道其中有什…

    生活 2019 年 11 月 12 日
    1400
  • 无根树

    其一 、叹世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其二、勉力学人无根树,花正危,树老将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其三、劈旁门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雌鸡卵,怎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儿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1 日
    1300
  • 降落伞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伞制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 No, 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

    生活 2024 年 12 月 15 日
    1400
  • 论道社区启用新域名——lundao.net

    论道社区启用新域名——lundao.net 论道社区 2019-10-16

    生活 2019 年 10 月 16 日
    1500
  • 一个工人犯错后的中美反应对比

    在美国 这位修理工叫李愚,在新泽西一家修理厂已经工作了三年。这年新泽西交通异常,修理车间的车激增,李愚忙得脚不沾地。一天在修车时,他张冠李戴,把机油错加在了变速箱里面,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酿成事故。 但企业的管理部门依然对这件事情展开了严厉地“问责”。 首先问责车间 ▌他们从电脑中调出最近一段时间的修理记录,发现“李愚负责维修的车辆最近增加了30%,而他所在的岗位人手并没有增加”。调查部门认为车间…

    生活 2024 年 12 月 11 日
    4200
  • [E0067]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

    第一责任说明: 胡孚琛主编个人名称: 胡孚琛责任方式: 主编个人名称汉语拼音: HU FU CHEN出版发行出版地: 北京出版者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1995分类号: B95-61ISBNISBN: 7-5004-1794-2载体形态数量及单位: 155,2207页图及其它细节: 图及彩照尺寸或开本: 26cm附注知识责任附注: 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

    生活 2015 年 5 月 14 日
    1200
  • Egyptian student explores kung fu

    Egyptian student explores kung fu​ Mohamed Jihad Mohamed Moustafa, an Egyptian student a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who goes by his Chinese name Liu Zhengxi, is curious about Chinese kung fu.…

    生活 2022 年 1 月 12 日
    1300
  • 扬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7月3日,扬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一届九次会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民宗系统安全生产学习宣讲会精神、省道协《关于印发〈全省道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责任事项清单〉的通知》、市民宗局《关于全市性宗教团体工作的监督管理清单》等文件,要求各道教活动场所认真开展安全维稳工作。扬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云观总结了市道协上半年工作,部署了具体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场所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履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

    生活 2020 年 7 月 9 日
    1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