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对于帝王崇信道术之说

1.高道罗公远

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若尽臣术,必怀玺入民间,困于鱼服也”。醮酒有验,玄宗大悦,因问治国之要,答说:“圣人道在心,不在他求”。赐紫衣度为道士。后奉诏归隐炼丹。

2. 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

张继先,字嘉闻,一字道正,号翛然子。徽宗崇宁三年(1104),“赴阙,召见,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又问修丹之术,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

题外话:

古代高道们对于古代帝王将相的态度,身居高位,应该在其位谋其事,应顺应自然之道,以国家为重,以天下之事为道业,清静无为,不要乱折腾。修炼和玩这些方术,是山野之人的事情,不是人主玩的。

古人尚有这样的见地。 更何况是现代社会,身居高位的人,居其位不尽其责任,为了自己私欲贪求,求于江湖术士(江湖术士是以算命,风水等为生的人,不等于道士),是失大道而求小道,最终落得自己身陷囹圄。众人和各种媒体不去追求制度本源的问题,而对道教道家道士嗤以迷信,如此是非不分,真是贻笑大方了!

琅环阁主的头像琅环阁主
上一篇 2019 年 11 月 12 日 18:09
下一篇 2019 年 11 月 12 日 18:12

相关推荐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12月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7号公布了《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五部门联合制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办法》坚持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相统一,坚持维护信教公民合…

    生活 2022 年 1 月 11 日
    1700
  • 吕锡琛: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返本开新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思考 吕锡琛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发扬道教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的优良传统,对道教作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调适,同时借鉴、吸纳相关优秀文化和经验,使道教得以革新和扩展,让产生于传统社会的道教不仅融入现代中国,更能适应当今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道教中国化可从多个方面推进,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生活 2022 年 1 月 16 日
    1100
  • 关圣帝君万应灵签

    此本道光6年尚勤堂马宅刊北京龙文斋刻字铺藏板的《关圣帝君万应灵签》,这是一本关于解签的书,除释文外还有释义。内有插图一百多幅。 【关帝】是护法天神之一,被尊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和「玄灵高上帝」,民间则俗称关圣帝君或关帝,俗称关公。是世人崇拜的英雄,是保护人民的神祗,也是做生意之人必须信奉的武财神,保佑生意兴隆、招财进宝,香火兴盛、历久不衰。关帝即叁国时蜀国的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蒲州解良…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3 日
    1200
  • 万法归宗

    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系和经教体系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

    生活 2020 年 7 月 9 日
    1300
  • 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

    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www.kuizhangge.cn https://www.wenxianxue.cn/

    生活 2021 年 6 月 9 日
    1400
  • 为何说西山派经典才是真正的丹经

    为何说西山派经典才是真正的丹经 作者:天地闲人​ 一、西山派经典内容 西山派丹经有:《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西山群真会仙记》、《修真太极混元图》、《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另外,《道枢》简写丹经中:《华阳篇》、《肘后三成篇》、《修真指玄篇》等也是西山丹派经。 西山派丹经实际上非常丰富,特点比较鲜明:一是理论也比较统一,观点明确,没有受到三教合一思想的污染,不像其他丹经已经鱼龙混杂,很难分清真…

    生活 2022 年 1 月 8 日
    1400
  • 周易本义附录纂注

    此《易本义附录纂疏》(周易本义附录纂注)由元代胡一桂著,为注释《易本义》之作。全书共十五卷,包含:上下经、《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五赞、筮仪、图录。此内含元刻本、清康熙十二年通志堂刊本两种。 是书以朱熹《周易本义》为宗,采辑朱熹有关论《易》语录附录之,又收集诸儒论《易》之语,去取别裁,皆以朱熹《本义》为断,故名《易本义附录纂疏》。纂疏者,纂集疏…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6 日
    1400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生活 2015 年 3 月 27 日
    1200
  • 在线制作ico图标

    ico图标转换工具:http://www.bitbug.net/

    生活 2019 年 5 月 30 日
    1400
  • 道教“养性”追求心与身的和谐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成为新兴的生活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事实上,“养性”的观念蕴涵着道教的生命理想和社会理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 “养性”的观念产生于先秦,盛行于秦汉。《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得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

    生活 2024 年 1 月 30 日
    1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