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小知识:我命由我不由天

道教养生的主体精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命在我不在天”。在道教中,不管是道教的教义还是打坐修炼、炼丹服食、行气导引,无不在体现这种精神。道教经典书籍不管是《养性延命录》还是《真气还元铭》、《悟真篇》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养性延命录》在陈述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个基本命题时还有所发挥:“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而《悟真篇》则从金丹修炼的角度来阐述:“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悟真篇》与《养性延命录》代表了道教在生命问题上的基本看法。
道教的教义是重德贵生的,是积极进取的,相信人的生死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生命的主动权就操纵在自己手中,也就是人道自己。这种生命自主思想,集中表现为坚信生命演化过程是可逆的,人可以凭借主观努力,逆转生命演化之路,复归到生命的根源上,实现生命形态的转化而逃离生死之度数。
这种逃离死亡是不可能的,但是延长生命确实可以的,道士收徒很多喜欢招道童,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小孩,自身的先天阳气很足,修炼起来更快。最怕是男的七八五十六,女的七七四十九。这些先天阳气已尽,男的开始衰老,女的更年期,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虽然也可以修道养生,但是要花费的功力比那些先天阳气未尽的人更多。所以修炼要乘早!
转回话题,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观念来源于春秋时的“方仙道”,通过神奇的想象来抒发生命自我控制与身心自由的理想。道家的大师级人物庄子对此也津津乐道。《庄子》书中描绘了许多具有生命自由境界的理想典型,他们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容貌像婴儿那样年轻,据说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生活逍遥自在,能够乘云气,御飞龙,游于四海之外,能够与“造物者”共游,与“处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行动已经可以不受条件限制。
道家塑造一系列“合道”脱离“生死”的神仙,《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的老师广成子因“抱神以静”,修身一千二百岁,形体却没有衰老的迹象。《列仙传》等书称,曾有彭祖,因修习“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方法,活了近八百岁,形体依然健康。像这样通过一定的学习途径而延年益寿的故事传说在上古的文献中有不少的资料,它们无疑给道门中人很大的启示,从而形成“长寿”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途径而获得的观念。
另外,道教的生命自主并不是理论化,而是通过具体的养生修炼相合的。道门中人自古就有仰以观天象,俯以察地理,发现某些生命的存在可以发生形态的转化,如华佗的《五禽戏》就是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作为道教的一种养生之术。如《抱朴子内篇》记载猕猴寿八百即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则变为玃。不仅飞禽走兽,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乃是事物存在的普通现象:“改更而为异物者,千端万品,不可胜论。” 道教甚至认为这种变化可以越过种属类别。
谭峭《化书》就说:“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不论其中所描述的生命形态之改易是否事实,我们从字里行间都能够品味出道门中人对于生存环境诸多事物的观察是认真细致的,他们从观察中感受到变化的普遍性,从而与自身生命形态相类比,激发了变化自身生命形态的愿望与热情。在对客体的观察与认识过程中,道门中人也认识了自己,坚定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以激励自身的养生活动。
内容来自百家号夜薇雪

李明的头像李明
上一篇 2019 年 5 月 28 日 12:29
下一篇 2019 年 5 月 28 日 12:33

相关推荐

  • [E0003]中华道藏

    《中华道藏》是200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华道藏》的编纂是继明代《道藏》之后,近五百年来中国首次对道教经书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于2004年出版发行了精装版。《中华道藏》在承载道教历史和信仰内容的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文献资源。《中华道藏》在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

    生活 2015 年 7 月 13 日
    1100
  • 摩托罗拉市场的萎缩

    全球著名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现在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和33%,摩托罗拉2001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4亿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营业额是盈利5,300万美元,美国权威管理机构分析指出,摩托罗拉的现状完全是自找的。 在美国经济衰退之前,许多消费者多希望能购买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机来替换现有的产品,来自芬兰的诺基亚捷足先登,率先研製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产品,从此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 等到摩托罗…

    生活 2024 年 12 月 15 日
    1100
  • [E0016]道家养生功法集要

    本书分内分经典篇气功篇丹功篇,内中许多篇章都是以往从未披露过的。王西平1936年6月生。陕西户县人,大学毕业,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主要学术成果:发表文艺理论,现当代作家作品、唐代文学研究论文50余篇,主要有《摄牧与牛李党争》等。出版了专著《杜牧评传》、《杜牧待美探索》。完成7《路遥评传》(全国哲社“八五”一般课题);主编了《道家养生功法集要》。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副会长、曾任陕西省现代文学学…

    生活 2016 年 8 月 13 日
    1200
  • Z站又开始搞活?对所有人开放​的免费阅读器!Litera Reader

    12月20号,Zlibrary官方发布了一条通知,其最新发布了一条新项目——Litera Reader。 此项目可以将任何格式(PDF、EPUB、MOBI、FB2、AZW3、DJVU等等)直接上传到网站上,可以分享给你的伙伴让其阅读。 项目地址:https://litera-reader.com

    生活 2025 年 1 月 1 日
    1500
  •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

    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心为神主,动静从心; 心动无静,不动了真。心为祸本,心为道宗。 不动不静,无想无存,无心无动,有动从心。 了心真性,真性了心;心无所住,住无所心; 了无执住,无执转真;空无空处,空处了真。 老君曰: 吾从无量劫来,观心得道,乃至虚无。有何所得?为诸众生,强名得道。 老君曰: 吾观众生,不了其心。徒劳浩劫,虚役其神。 与心无了,永劫沉沦。依吾圣教,逍遥抱真。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1 日
    1000
  • [E0073]三才发秘

    此《三才发秘》清陈雯撰。此书包含星卦、命理、风水等内容,分天部2卷(天部原理、天部选择),地部3卷(地理理气、地部形法、地部阳宅),人部4卷(人部禄命、人部五星、人部河洛、人部皇极),绘有星宿、宅位、命理等图。此为德星堂宝翰楼藏板,清康熙年间刊本。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十行二十一字。钤印:「陳雯之印」、「畊山」等。— 文件名:三才发秘.天部2卷.地部3卷.人部4卷.清陈雯撰.德星堂宝翰楼…

    生活 2012 年 4 月 19 日
    1200
  • 庄周气诀解

    经名:庄周气诀解。不着撰人。一春。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庄周气诀解 庄子曰:指穷於为薪火传也。穷,尽也。为薪,犹前薪也。将以指尽前薪之理,故火传而不灭;心得纳养之中,故命续而不绝。夫养生乃生之所以生也,不知其尽也。夫时不再来,命不一停,故人之生也,乃一息一得耳。向息非今息,故纳养而命续;前火非后火,故薪传而火续。由夫纳养得理,其极世岂知其生而尽哉! 《阴符疏》曰:太公贼命以一销,天…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3 日
    1100
  • 汉中南郑县康汉文走访看望宗教界代表人士

    7月26日,陕西省南郑县政协副主席康汉文在宗教局领导的陪同下走访慰问了南郑县代表人士。南郑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郑汉生参加了活动。 康主席一行先后来到管家山道教活动场所、刘家营基督教堂、新集基督教堂、延寿寺道观、大河坎天主教堂、山口基督教堂、密严寺佛教活动场所等地看望慰问了宗 教界代表人士。看望走访中,为他们送去了防暑慰问品,带去了关怀和问候。康主席详细了解了各宗教团体的活动情况和教职人士的生活及健康…

    生活 2014 年 7 月 28 日
    1100
  • 廿四式长生图

    炼气是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廿四式长生图》是一本道教修养气炼功夫的书。这是清末的一个手钞本,作者不详。 中国道家养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之道,其理论基础主要为中国传统的生命科学理论:其主旨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法自然”规律生活,进而因而制之自然规律达到“乐天知命,掌握人类自身生命密码,同时掌握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生命变化的规律”,最终让全人类达到健康长寿、…

    生活 2022 年 10 月 16 日
    1100
  • [E0059]东坡养生集

    此《东坡养生集》是明清之际学者王如锡编纂。他以养生为视角系统收录了苏轼关于养生的诗文集。全书共12卷,收录文章一千多篇,根据主题分为:饮食、方药、居止、游览、服御、翰墨、达观、妙理、调摄、利济、述古、志异。此本为清康熙时期书林陈道生刊本。 王如锡的这种设计将养生由调理饮食、锻炼身体、服食丹药等扩展到琴棋书画、心理修养等领域。他对养生真谛的这种深刻理解与独到眼光已借助这本书展露无遗。清康熙三年(16…

    生活 2014 年 1 月 5 日
    1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